中国画龙历代名家:三国曹不兴、东晋顾恺之、南北朝张僧繇、唐代冯少正,吴道子、五代董羽、北宋松所、南宋法常,陈容、清代周尋、民国房毅、当代画家由龙。中国龙历史悠久,历代画龙名家都因其出色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他们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有关龙的形象,“汉唐时多呈兽形,宋以后渐变为蛇形”。在绘画中。

龙的形象是古老图腾拼凑出来的产物,并没有人真正见过,画家们只好在创作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

以下是一些历代画龙大家:

 

 

三国时期的曹不兴

据许嵩《吴录》载,曹不兴在当时以画技名列民间八绝之一。他来受聘于孙权,成了一名宫廷画家。为讨好孙权家族,画了幅《青溪见赤龙出水图》,画上标明送给当时只有三岁的孙权之孙孙皓。陆探微在府中见到此轴,尝试将它放置水上,顿时“应时蓄水成雾,累日滂霈”,还真像一条真龙呢!故南朝齐谢赫说:“不兴之迹,殆莫复传。唯秘阁之内,一龙而已。观其风骨,名岂虚成。”这段轶事说明龙画技法在当时已日臻完善。曹不兴画过各种各样的龙,他曾描绘过“龙头样四卷四头,清溪侧坐赤龙盘赤龙图二卷”,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他所绘作品却无一流传至今。

 

 

东晋 顾恺之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也擅长画龙,且“多才多艺,尤工丹青,传写形势,莫不绝妙”。今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洛神赋图”,画中洛神端坐于云车之上,回收顾盼,座前立一神女充当驾手,云车之前有六龙并驾驭齐驱拉车奔行云中;另有一龙从水中跃起,奋爪升腾,颇有气势。图中之龙皆头部略短,双角细长微曲,蛇颈兽躯,形态驯良温顺、充满稚气。

 

 

南北朝 张僧繇

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记载,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白龙,形态逼真,画完后,却不给龙点眼睛,说点了眼睛龙就会飞走。众人不信,非让他点。结果,画完眼睛的两条龙飞天而去。从此,张僧繇声名大噪,“画龙点睛”的成语亦流传至今。张僧繇是南北朝时期梁朝大臣,著名画家。梁天监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苦学成才,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可惜的是也没有作品流传下来。

 

 

唐朝 冯邵正

盛唐画家冯邵正,擅长画龙和水。唐开元中,关辅大旱,京师缺雨尤甚,少府监冯邵正提早在某殿西壁画一素龙,然后再令四壁各画一龙,只见得“奇状蜿蜒,如欲振跃,绘事未半,若风云随笔而生”。皇帝与众官“于壁下观之,麟甲皆湿。设色未终,有白气若帘芜间出,入池中,波涛汹涌,雷电随起……不终日而甘露遍于畿内!”画龙致雨的故事成了统治者津津乐道的惠民神话。

 

 

唐代 吴道子

据《宣和画谱》记载,吴道子也是一位擅长画龙的高手,“道子画龙,则麟甲飞动,每天雨则烟雾生。”《酉阳杂俎》续集也记载道:“(长安)西中三门里南门,吴生画龙及刷天王须,笔迹如铁,有执炉天女,窃眸欲语。”可见其画龙的熟练程度,时人还见吴道子“惨淡十堵内,吴生纵狂迹”。风云将逼人,鬼神如脱壁。其中龙最怪,张甲方汗栗。黑夜窸窣时,安之不霹雳。

 

 

五代 董羽

董羽,字仲翔。毗陵(今常州)人。五代南唐画家。原为画院待诏,后入宋图画院为艺学。据传其作品有《腾云出波龙图》、《踊雾戏水龙图》、《战沙龙图》、《穿山龙图》、《当叟吹萧图》等。并著有《画龙辑议》。

 

 

北宋-松所

对于松所,画史知之甚少,但观本幅松所《墨龙图》画法,与陈容大同小异,徐邦达先生曾经拿了陈容的资料深入比较研究,得出松所的《神龙图》线条比南宋画更为坚凝朴厚,更富立体感。爪的处理方硬圆劲,三爪握珠(松所三爪,陈容是四爪)。构图是中轴心特点偏一边,此画构图有意识的将云呈s形,龙尾成另一s形而交叉,龙头居中,是北宋典型的中轴心构图。因此得出结论:松所,北宋画家,善画龙,而陈容墨龙画法系出自松所。画中龙兽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赋有灵气力量与生命,而四周汹涌澎湃的大浪更衬托出龙兽的朝气蓬勃。形与神的意趣,使得整幅画大气磅礴,霸气连连。

 

 

南宋 法常

中国南宋画家,僧人。号牧溪。生卒年不详,活跃于13世纪60~80年代之际。蜀(今四川)人。曾因反对奸相贾似道而遭通缉,在浙江一位姓丘的人家中避难。擅龙、虎、猿、鹤、芦雁、山水、人物。师法梁楷,加以发展变化。所画猿、鹤、观音、罗汉等,造型严谨,形象准确。到了宋代,由于“南渡偏安”后人们的思想渐趋自由活跃,一些知识分子乃至士大夫的民族忧患意识日趋强烈,因此人们自然而然地以中华民族的象征—龙之形象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并以龙之非凡的气势和神行变化无常,来寓示自己远大的理想和精神追求,此时开始出现真正的画龙“专业户”,南宋的陈容、法常都是画龙名家。其中,法常陈容最为知名。

 

 

南宋 陈容

陈容,字公储,号所翁,福建长乐人,《金溪县志》作临川(今属江西)人,图《绘宝鉴》作福唐(今福建福清)人,生卒年不详。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知平阳县。时与名士论文讲艺,敷绎大义,士习以兴。曾为国子监主簿、福建莆田太守,官至朝散大夫。诗文豪壮,暇则游翰墨,善画龙,宝佑(1253至1258年)间名重一时。

陈容与象征着中华图腾的龙结下了不解之缘。龙并不是一种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生物,而一种存在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宋朝学者罗愿曾经就在《尔雅翼》中描述了龙这一形象: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实际上龙的形象是鹿、驼、兔、蛇等多种动物形象杂糅荟萃而成的。关于龙的具体形象,一直以来人们也没有一个定论。从某种意义上看,龙的形象可以任由后人解构,毕竟它就是一个虚构出来的角色。

为了表现出龙的形态万千、变化无常,陈容往往会使用水墨作画。他并不会将一整条龙都画下,而是将龙置身于崇山云雾之中,烘托出它若隐若现、神秘飘渺的形象。值得一提的是,陈容在醉酒状态的时候,创作出来的画作更加具有独特魅力。

每当他处于醉酒状态的时候,就会脱下衣服,拿起画笔在纸上信手涂抹,有时候将一整幅画作一气呵成地完成,有时候则是画个一半。而如此状态下出来的成品,往往会有一种浑然天成、妙手偶得的感觉。

时人对于陈容画作评价甚高,特别是他所创作的有关龙的画,称赞他的画作是“云蒸雨飞、天垂海立、腾骧夭矫、幽怪潜见”。人们甚至将陈容所画的龙称之为“所翁龙”,名字由来正是因为陈容的名号为“所翁”。

 

 

 

 

 

 

 

 

 

 

清代 周璕

还有清代的画龙名家周璕(1649——1729),以画龙闻名,他曾把自己画的画张贴于黄鹤楼,标价格为一百两。有臬司衙门里的一个人,登黄鹤楼看到了,欣赏了一番,不置可否,说:确实要一百两。周璕随即将画送给他,说:我并非是一定要得一百两的,只是看看世人怎样看的,您能识画,是我的知己呀,我要赠给知己。因此出名了。他画的龙翻腾在云雾里,几至百转,远处浅近处深,隐隐隆隆,可谓非常好看。周璕有多幅作品传世,他的《墨龙图》藏于南京博物院。

 

 

 

 

民国 房毅

房毅,(1889—1979),一作房房山,字虎卿,号揖峰。江苏常州人。工画山水、走兽,擅绘墨龙。为承名世之师。解放后以七十高龄,赴各地写生,精工逼真,无老态。

 

 

 

 

 

 

当代 由龙

祖籍皖北宿州,自幼习书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成员。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定居上海,斋号:恒堂。是上海由龍工作室创始人,由龙文化公司创办者。陈容所翁龙的继承者,专注中华龙纹研究20年,为当代中华瑞兽设计领域专家。曾著画集《由龙绘》《鱼论》《画龙六步》《麒麟稿》等。国画龍作品多被海内外藏

家收藏。设计的龍图,麒麟图、唐狮图、貔貅图等神兽图案,被广泛应用到瓷器、铜雕、木雕、服装、饰品等工艺品领域。

由龙是当代画龙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传承陈容古法,书画俱佳。其画作精确地掌握龙的特征,并在画面上巧妙地运用线条和水墨来表现出龙的气势和神韵。风格灵动自然,气势磅礴,具有深厚的意境和内涵。其龙形态极富雄浑变化和生动感。

 

 

 

 

 

 

 

 

 

 

 

 

 

 

 

 

 

 

 

 

龙本是一个虚构的动物,龙是我们的图腾,龙是各种动物拼凑起来的。因为当年呢,黄帝要统一中原,在我们没有统一中原以前,所有的部落,他自己有自己的图腾。有的用虎,有的用蛇,有的用牛,有的用鱼。黄帝为了统一天下呢,就把每一个动物的一部分,然后把它凑起来,就构成一条龙,就表示尊重所有人的构成,我们都取它一部分。有这么一个意思,所以一个人呢,在任何地方都要顾虑到人家的存在,都要尊重对方,你会比较容易成功。

By 系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