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围绕河北遵化通达学校,媒体做了大量报道,其中《遵化2021年10大民生实事承诺,通达学校项目兑现了吗?》《河北遵化教育两重天:一边超大班额,一边新校停招》两篇报道,慢慢让遵化人知道,自己家门口早就高标准依法建成的优质民办学校,也是经遵化市人大表决通过、政府公开向遵化人做出的2021年10大民生实事承诺之一,已迟迟不能兑现承诺;而孩子们却还要在大校额、大班额的环境中,接受品质日益令人担忧的教育:除了2013年两个学生考入清华和北大,其中还有一个是特长生,此后已连续九年无人再考入这两所代表性名校。多年来,考入清华和北大,已成为很多学校办学品质的衡量标杆。

而在此之前的多篇报道,如《遵化市通达学校:一座城的教育梦,一个人的报国情》《多位知名专家:通达学校满足了遵化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中,遵化通达学校的建设被教育部法律顾问、第十届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执行会长孙霄兵等多位知名教育和法学专家充分肯定。专家们表示,遵化市通达学校的设立有助于缓解遵化市教育资源紧缺现状、有利于贯彻现行“人口新国策”的法律整体意见和教育精神、国家发展人才战略,是“释放生育潜能”的重要支点,并符合宪法精神。

那么,遵化教育到底怎么了,通达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到底遭遇了什么?为什么一个满怀爱国情、爱乡情,在疫情重大影响之下,依然克服重重困难,倾全力投资,志在让家乡孩子读好书、上学好、有出息的优质民办教育项目,会陷入一波三折的困境?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再次深入河北遵化这座燕山南麓的县级市,试图从民情、天理、国法的角度,拨开层层迷雾,找到被隐藏的答案。

民情:遵化人对优质教育充满期盼

在《河北遵化教育两重天:一边超大班额,一边新校停招》报道中,记者注意到,不少遵化的学生家长纷纷致信媒体和相关部门,反映孩子所在学校由于大班额引发的种种问题,希望民生实事承诺真能一诺千金、落地成金,让孩子能在相对舒适的学校环境中被踏踏实实教书育人的老师点石成金,而不是厌学。

其中一位家长说:“孩子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反映各种名样在校中的问题。今天看不见黑板,明天前排遮挡;夏天太热回家头疼,冬天又太冷冻得感冒。就是因为班容量太大,孩子太多,七八十个孩子挤在一间教室,冬天无暖气,夏天无空调,配套设施不行,本是宽敞的教室,挤得满满登登。毫不夸张地说,再加一张桌子都能挤到教室外面去了。就是这样的环境,让为人父母的我很是担忧。本希望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可孩子过的并不开心。”

在遵化,记者见到了多位致信媒体的家长,据家长们说,《河北遵化教育两重天:一边超大班额,一边新校停招》的报道,在遵化学生家长中引发了强烈反响,很多家长纷纷通过各种形式转发,以此表达对优质教育的强烈诉求,以及对越大校额、班额的不满。随即,遵化相关部门也注意到了家长的态度,开始以不正式行文的方式调整大班额。

在家长们提供的某班级微信群聊天 记录中记者看到,班主任在群内通知说:“请家长配合新的班主任进入新的班级,为了呼应国家政策,缩小班额咱们又一次分班了,不用私加我了,加入新班主任的班级就可以了,谢谢配合。”这个通知有些仓促,很多家长感觉发蒙。有的家长问:“这不是分班了吗?怎么还要分?”也有的家长问:“有知道为啥又分班的么?”更有的家长说:“换班级孩子直哭,是每个班级都分了,还是就是咱们班啊。”有的家长更干脆地表示:“没接到电话的是不是还在原班级?有点蒙圈呢。”

(遵化某校分班通知,人数显示该班教师、家长共84人)

记者了解到,存在大班额的学校,这些天都在以各种理由开始分班,目的是减少大班额,试图按国家规定班额重新达标。然而,按下葫芦浮起瓢,大班额问题表面上看似一时解决了,但马上又带来了另一个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的新问题:大量的功能性教室,如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语言室等占用,这就让功能性教室徒有其名,甚至直接消失。更重要的是,大班额可以通过占用功能性教室的方式暂时表面上解决,但大校额问题却完全无法解决,从而学校超负荷的安全问题、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等完全无法解决,毕竟校园面积有限,师资数量更有限。因此,表面上的小班额,实际上还只是治标不治本。

事实上,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惟一的办法就是增加教育供给,即开办更多优质公办和民办学校。但,这同样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毕竟,从规划到设计,从投入到建设,从硬件到软件,要建成一所达标学校,通常需要三五年的时间,优质高标准的学校建设,不仅需要的时间更长,所需资金也更多。而由于疫情的影响,各地财政压力巨大,民营企业家同样捉襟见肘,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没有对家乡义无返顾、不求回报的热爱,很难筹集数亿元投资建设学校。

“这么好的一所学校,投入了好几亿元建设,不要说是在遵化,就算是在唐山,在河北,都是难得一见的好学校。”在遵化通达学校门口,一位初中生家长对记者感慨:“这么好的学校空着不让招生,真是太可惜了,不知道领导们都是咋想的。难道,他们就不是为人父母,就没有自己的孩子吗?”

天理:“红色遵化”的文化基因不能变

遵化之名,意为“遵从孔孟之道,教化黎民百姓”。遵化城市虽小,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也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作为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红色遵化”的经济虽然不够发达,但千百年来,遵化人对教育的重视和情怀却始终如一。在遵化人看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民情即天理。正是“红色文化”教育传统的熏陶,让遵化革命志士和名人辈出,传奇抗日英雄包森,教授司令洪麟阁,骁勇善战徐占东,守土抗战国西亮,视死如归冀光,抗日英雄马宽,特等战斗英雄巩玉然,智勇斗敌顽杨义之,英勇善战于江,热血英雄康永贵,爱国教育家冯成麟,农业科学家李振岐,物理化学家韩布兴,医学家王岚桂……他们的光彩,正是教育的光彩,文化的光彩,“红色遵化”的光彩。如今,面对连续九年无人考入清华北大等著名学府的教育品质,遵化人的光彩,又将何时才能绽放?遵化人的幸福指数,又将何时才能提升?

同时,也正是“红色文化”教育传统的熏陶,使得“红色文化基因”代代传承。西铺村“三条驴腿”的创业事迹成为全国典型,沙石峪人民取土造田的故事感天动地,罗文峪长城抗战声声泣鬼神,甲山抗战之壮烈被誉为“冀东狼牙山”,鲁家峪更被称为“北方小井冈”、“冀东小延安”……事实上,遵化有着许许多多的红色故事,一代代孩子听着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长大成人,“红色文化基因”也根植于此。在遵化,长城抗战的红色精神必须代代传承,战天斗地的豪气、艰苦创业的壮举,必须像火种一样代代传递,只有这样,“书香遵化、富强遵化、文明遵化、生态遵化、红色遵化”的新华章,才能真正奏响。

(罗文峪长城抗战陈列馆)

没有父母不希望孩子成材,没有百姓不希望教育振兴,没有遵化人不希望遵化“代代红”,而所有对百姓的民生实事承诺,都是重民情而尊天理、应天道。民情不可欺,天理不可悖,天道不可违,阻挡“红色文化基因”教育传统的人,拉“红色文化基因”教育传统倒车的人,都将会成为遵化人的罪人。试想,如果大校额、大班额继续恶化下去,从而难以在高品质教育的基础上重视“红色文化教育”,甚至伤害“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文化基因”又将如何在遵化孩子们身上传承?而失去了“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的遵化,还会是“红色遵化”吗?这不只是教育正确,更是政治正确。也许正因如此,据记者多方了解,针对遵化大校额、大班额问题,唐山市、遵化市纪检监察部门已介入调查,相关问题相信很快会水落石出。

必须承认,遵化这一方人文好山水,除了大自然的绿水青山孕育,更核心的还是文化与教育的奠基。没有了文化与教育的源头活水,遵化的绿水青山就失去了“红色灵魂”,遵化的黎民百姓就失去了幸福盼头。因此,在教育改革上,遵化只能也必须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红色文化基因”教育传统,在遵化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发扬光大,而不是黯然失色和褪色。

国法:恢复通达学校办学许可

在深入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遵化通达学校之所以出现今天的困境,和有关部门对相关教育政策的误读、误识、误解直接相关。对此,孙霄兵等多位知名教育专家、法学专家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做出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行政行为违法。

关于遵化通达学校遭遇的困境,记者梳理了一下时间轴,大致是这样的:

2018年3月26日,经遵化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以民办公助的新模式筹建遵化市第四中学(后更名为遵化市通达学校)。4月2日,遵化市人民政府与遵化市昊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就筹建第四中学事宜签订《关于筹建第四中学(民办公助)办学协议》。

2018年9月29日,遵化市教育局做出《遵化市教育局关于筹设民办小学初中学校的批复》,同意筹设遵化市第四中学、遵化市第四幼儿园。同日,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做出《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关于对“遵化市昊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申请筹设中小学校及幼儿园的意见书》,同意筹设。

经过遵化市国土资源局、遵化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唐山市环境保护局遵化市分局等相关部门的批准许可,遵化市昊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根据协议约定投入资金4.7亿元,按规划要求完成学校全部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法定办学条件。

2021年12月24日,遵化市行政审批局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向遵化市通达学校做出颁发《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行政许可决定。2022年1月4日,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向遵化市通达学校做出《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关于准予成立“遵化市通达学校”的决定书》。

(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关于准予成立“遵化市通达学校”的决定书,两天后却又突然撤销。)

然而,仅仅两天之后,1月7日,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又做出《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关于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告知书》。撤销依据是2021年5月16日两办印发的《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第二条、2021年7月21日河北省委办公厅印发的《河北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方案》第二条。

2022年2月28日,遵化市通达学校向遵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请求确认《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关于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告知书》中的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行政行为违法,并依法撤销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做出的该行政行为。

2022年4月28日,遵化市人民政府做出《行政复议决定书》(遵政复决字〔2022〕6号),撤销遵化市行政审批局于2022年1月7日做出的《关于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告知书》,并责令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在法定期限内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

2022年5月5日,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做出《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关于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办学许可证〉”的告知书》,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已取得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教民213028182021018号)。

2022年6月23日,教育部法律顾问、第十届国家督学孙霄兵,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专委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吴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储朝晖,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中国民办教育法律专家、浙江省发展民办教育研究院院长田光成等6位法学专家和教育专家,认真讨论了遵化市通达学校办学许可证被撤销一案。

专家们一致认为:遵化市通达学校取得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及程序;遵化市行政审批局做出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行政行为违法;遵化市通达学校的设立有助于缓解遵化市教育资源紧缺现状、有利于贯彻现行“人口新国策”的法律整体意见和教育精神、国家发展人才战略,并符合宪法精神;在遵化市民办学校在校生不超过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的比例情况下,取消已批建学校将减少教育供给,影响当地消除大班额等政策落地,妨碍教育均衡和公平推进,迟滞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遵化通达学校及小圣幼儿园全貌)

专家们指出,遵化市行政审批局撤销遵化市通达学校取得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所依据的政策性指导文件不具有溯及力。两办《意见》设置有民办公助学校彻底改制为民办学校的选项,遵化市行政审批局直接撤销的决定所依据的文件在时间效力上不具有法律规定的溯及力,在执行方式和程序上存在不妥。在时间的划定上,被撤销的行政许可行为,不能以许可证照的发证时间,作为行政许可的做出时间。遵化市行政审批局不应当依据2021年的政策文件撤销2019年做出的行政许可行为。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撤销已生效的行政许可的法定事由均是非法或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才能予以撤销。通达学校取得的《办学许可证》不存在任何违法事由,行政机关对上级文件理解片面或有误,据此做出的撤销已生效行政许可的决定,违反《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此违法行政行为应当予以撤销。

专家们强调,应正确理解两办《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意见》和《河北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方案》的文件精神。两办文件明确提出:“省级政府要科学制定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加强对区域内义务教育的统筹,确保义务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学校提供或通过政府购买学位方式提供,原则上不得审批设立新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 在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上,《河北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因地制宜制定方案。指导各地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科学判断论证,征求各方意见,制定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实操性的工作方案,做到一市一县一方案,一地一校一对策。明确工作原则、目标任务、行动举措和责任分工,倒排时间节点,划定时间表、路线图,确保高质量完成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工作任务。”

(遵化某校拥挤的教室)

在这两个文件的具体要求中,表明了三层意思:第一,规范民办义务教育的目的是要保障地方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的权力,明确实施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第二,调整结构、压缩规模、限制审批均是为实施上述目标而采取的策略;第三,              两个文件中均用了“原则上不得审批”而不是“禁止审批”或“严格禁止”的公文用语,河北省文件中同时提到了“一市一县一方案,一地一校一对策”,均表明政策执行落实的态度: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稳妥推进,不搞一刀切。目前,遵化市的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已在河北省政策要求的范围之内,遵化市通达学校的设立亦完全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立,因此不能不考虑区域教育发展和百姓需求的实际情况,在政策的贯彻执行上层层加码。

专家们认为,设立遵化通达学校后,合计招生规模完全符合河北省、唐山市规范要求。依据《河北省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方案》第一条总体要求中第三项工作目标:“到2022年年底,实现省、市域范围内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5%以内,县(市、区)域范围内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15%以内”。遵化是河北省辖县级市,由唐山市代管市。目前,唐山市中小学生在校总量约90000人左右,按河北省县域民办学校招生规模占比15%计算,为13500人。而现在遵化市只有包括通达学校在内的2所民办学校,合计招生规模完全符合省、市规范要求,总数不超4500人,离15%的设限要求还有9000人。

为此,专家们建议:要从遵化教育实际出发,解决遵化教育的实际问题,依据两办和河北省相关文件精神,恢复通达学校的办学许可证,办学性质由民办公助改为纯民办学校。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严格依法行政,审慎决策,恪守法治精神,造福遵化人民,更好地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专家们的建议能否被采纳,遵化人的民情能否被敬畏,通达学校能否依法恢复办学许可证,遵化能否真正解决大校额、大班额问题,记者将继续关注。

(吕诚/河北遵化报道)

By 系统